深一度|独特的上海马拉松品质,源自赛事的每个细节
2小时05分35秒的冠军成绩打破中国境内马拉松最好赛道纪录、突破“206”的精英跑者达到4人、完赛率97.18%、全马“破三”人数1212人……
时隔三年重回38000人规模,今年的上马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成绩单。
上马是上海这座城市的靓丽风景。
11月26日,第27届上海马拉松,2万名全马跑者和1.8万名健身跑跑者从外滩金牛广场出发,用奔跑的脚步,绘就了一幅流动的城市风景线。
严谨的细节、细致的服务、热烈的氛围以及来自各方面的支持——所有的跑者和工作人员,用行动展现了何为上马是中国国内首个世界田联白金标赛事。
上马起跑时的外滩全景。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
“每个细节都是关键”
“说实话,这么久之后又一次重回38000人的规模,我们整个赛事团队是非常兴奋和振奋的。要出好成绩的话,每个细节都是关键。”徐家汇体育公园的庆典广场上,正准备从观赛区前往颁奖仪式的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罗文桦表示。
就在几分钟前,来自肯尼亚的基普春巴以2小时05分35秒的成绩,打破了上马的赛道纪录,同时也创造了中国境内马拉松的最好赛道纪录。
在这位特邀精英跑者身后,另外三名精英跑者也相继冲线,成绩全部都在2小时06分以内。
基普春巴夺冠。
在罗文桦副局长看来,能够在时间和人数上大幅提高赛道纪录,原因在于一个个细节。
“一是延续了蓝色跑进线,还有就是对于桥梁路段的简化,以及折返点的调整,赛道的调整是运动员出成绩的基础保障,细节和精细化服务是关键。”
罗文桦口中的蓝色跑进线,是上马一直专注细节的最好例证。从2015年起,上海马拉松就引入了这项“蓝色跑进线”的技术。在42.195公里的赛道上绘制这些看似简单的蓝线,需要精密的测量和计算。
据新华社报道,今年的路线丈量工作由中国田径协会委派的国际B级丈量员胡新民负责。
距离上马鸣枪还有差不多两周时,竞赛团队在丈量员的带领下出现在马路上,利用自行车以及安装在车前轮轴承部位的一个名叫“琼斯计数器”的测量工具,反复进行测量。
“我们会用整晚的时间,反反复复去丈量符合马拉松要求的最短路线。”王光宇表示。丈量员要遵循最短距离原则,要走直线和切线,这十分考验丈量员的工作经验和骑行水平。
得益于这些幕后英雄一晚又一晚的努力,也得益于赛事组委会在赛程后半段对多处赛道的调整优化,上马的精英跑者们创造了新的纪录,让上马再次成为国内最快的马拉松赛事,也让“上马速度”再一次靠近了世界大赛水平。
推着孩子的跑友。
“感觉就像回家一样”
如果说,2小时05分35秒代表着上马的绝对速度有多快,那么12%和28%,就代表着上马的国际化和多元化有多广。
取消了半程马拉松项目之后,上马正赛变得愈发专业化和精英化,但它依然是一场属于全世界跑者的狂欢。
根据今年上马官方给出的统计,在38000名跑者中,有12%是外籍跑者。此外,中国国内跑者中也有1万人来自上海以外的城市,占比达到了28%。
“时隔三年,终于看到大家都能从全国各地来到上海跑马拉松,真的很开心。”从2018年开始跑马拉松的薇薇超在全国各地加入了不少跑团,也因为跑步结识了五湖四海的朋友,她就将今年的上马戏称为“大型网友见面会”。
而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,她也在这场聚会中尽了地主之谊,“上马比赛前这几天真的很忙,带跑友们到处去玩儿,带他们去网红打卡点拍照吃饭,结果到了比赛,朋友们都跑出了好成绩,就把我一个人甩在了最后。”
说到自己跑出的4小时30分和朋友们的好成绩,薇薇超自己也忍不住笑了,“这是我今年第一个马拉松,也算是理想的成绩,能看到大家在上马跑得这么开心,我也很开心。”
37岁的北京姑娘张唯雅则是第二次来到上马。上一次她站上上马赛道还是2019年。彼时,她因为跑完全程腿脚酸痛,结果被身边的人嘲笑“走起路来像我姥姥”。
就这样,“姥姥”成了她在跑圈里的外号。时隔三年,“姥姥”张唯雅重回上马,在她看来,上马的温情不仅没有减弱,反而在熟悉的氛围中让她感受到了更多温暖。
“最神奇的就是,当年在33公里处为我加油的一位姑娘,这次又在那附近遇到了,然后当年一起跑马拉松时认识的跑友,这次也遇到了。”张唯雅告诉澎湃新闻记者,仅仅跑了两次上马,她就已经深深爱上了这场路跑狂欢,“感觉就像回家一样。”
马拉松赛道的难度有高有低,评价有好有坏,但热烈的氛围和温暖的人情味,却总是让跑者们心心念念,无法自拔。
这或许就是为什么,在澳大利亚创立了一个注册会员超过200人的跑团创始人Jaime,会在上马中签后“打飞的”来到上海,比赛完再飞回澳大利亚上班。
Bray(右)和William(左)。
这或许也是为什么,在泰国工作的澳大利亚人Bray和William喊着“跑马拉松太痛苦了”,却依旧在赛后留在终点展示区久久不愿离开。
当上马在今年首次尝试ITP(lnternational Tourism Partner)的国际跑者体验项目时,丹麦资深跑者Roennow也是不顾任何阻碍也要来上海“圆梦”。
“我特别喜欢上海的城市天际线,也希望通过这次参赛经历的分享,把上马推荐给世界上更多喜欢跑马拉松的人。”Roennow告诉澎湃新闻记者。
其实他2019年就中签上马,但最终没能成行,这次不仅仅是为了弥补遗憾,“也是希望亲身经历上马的热情,然后把自己的马拉松故事写进个人网站。”
保驾护航的人民警察。
“上马离不开所有人的支持”
每一年上马,总会在跑道上留下太多故事,或动人,或励志,或热血,或温情。
而这些故事之所以能呈现在所有人面前,离不开赛事“跑者至上”的理念。
一组数字可以看出上马组委会的用心——据官方统计,赛道沿途自5公里起,每5公里设有饮水饮料站;7.5公里起,每5公里设有饮用水站;12.5公里起,共设置9处能量补给站,提供香蕉、巧克力、小蛋糕、能量胶等补给。
赛事起终点和沿线共设置49个医疗站点,沿途备有36辆监护型救护车,配备骑行急救队80人、21组巡视岗、230名急救跑者。
此外,来自上海10所高校和约4600名“小马达”志愿者也披挂上阵,分布于检录、起终点等60余个不同的岗位。
“上马离不开所有人的支持。”上马赛事运营方负责人朱骏炜总经理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,感谢了每一位参与者的努力。
其中包括志愿者、医疗保障和急救人员、裁判,以及方方面面的工作人员,除此之外,他也感谢了一直以来支持上马和刚刚加入上马大家庭的赞助商们。
“今年上马的赞助商比往年增加了5个,合作品牌数量的提升,说明外界看中了上马的市场和品牌价值,我觉得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。”
增加的品牌中,就包括了中国太保和旗下养老金融专业机构长江养老。
作为本次上马的官方赞助商与保险服务商,中国太保旗下中国太保产险上海分公司设计提供了总保额近200亿元的专属保险方案,不仅涵盖了全体参赛者,也囊括了所有赛事工作人员。保障服务覆盖人身意外险、公众责任险与意外医疗险等方方面面,确保上马赛事能够高质量运行。
长江养老副总经理李敬。
“养老金的管理就是要跨越经济的周期,跨越生命的周期,就是一场人生的马拉松,所以我很希望把马拉松作为公司的文化和精神。”当被问及为什么会选择牵手上马时,长江养老副总经理李敬给出了这样的回答。
中国太平洋保险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审计师顾强。
而中国太平洋保险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审计师顾强也有着同样的观点,“上马的长期稳健办赛,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,和我们的企业文化是相匹配的,所以我们愿意持续和上马合作。”
中国太保携旗下长江养老不仅带来了完善的赛事专属保险方案,也带来了90多位跑者组成的全马跑团,以及赛道旁和起终点处的150多位志愿者,还有赛道上的两个鼓动站。
杨雪妍。
长江养老“太爱跑”跑团成员杨雪妍就站上了上马赛道,“跑马不仅考验运动水平,更需要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,这和我所从事的长期资金投资管理工作高度契合,既要看得清目标,又要有足够的定力。”
如今,又一届上马已落下大幕,但上马的魅力还在持续发酵。它的细致、严谨、包容和热情,留在了跑者的每一段故事里,也留在了组织者、赞助商和各方工作人员的所有努力中。
“上马品质”会像美酒般越陈越香,直到下一次被打开,还将有更多人享受到其美妙的滋味。
- 2023-11-27深一度|独特的上海马拉松品质,源自赛事的每个细节
- 2023-11-27上马破三跑者用脚投票 特步第一
- 2023-11-27向冠军致敬 亚运冠军冯彬获赠一汽奔腾T90冠军版
- 2023-11-27马拉松的超级周末:多地花式开跑成景观,产业回暖也潜藏隐患
- 2023-11-245万人规模!左海·2023福州马拉松报名数据揭秘 →
- 2023-11-24引热议!奖牌遭吐槽,禁止奇装异服?2023上海马拉松开局不利!
- 2023-11-24大快人心!上海马拉松禁止COSPLAY,让跑步回归本原拒绝群魔乱舞
- 2023-11-24历届中国马拉松博览会回顾 | 展望2024,共谱新篇!
热点足球
专题 | 2023中超更激烈,... | |
2023年中超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比赛激烈,球员跑得... |